中资券商加码布局香港
“特色化”展业探寻新市场机会近期,港股市场热闹非凡,南下资金持续多日以百亿规模凶猛入场,港股龙头也成为许多基金重要的抱团目标。从海外业务布局来看,中资券商近年来更是在香港市场持续发挥优势,拿下不少在港IPO或并购等项目,竞争实力持续抬升。
据多家券商香港子公司相关业务人士透露,早在这波港股热潮之前,龙头券商就已经提前布局国际业务且扎根较深,形成一定品牌效应。同时,各家券商也根据资源条件和能力差异等情况,在香港市场进行“特色化”展业,打法和策略各有不同。
中资券商在港业务增长迅猛
业务条线拓展走向多元化
以龙头券商为代表的的中资券商,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前布局了香港市场,而近年来,其在港业务更是发展迅速、布局领域也走向了多元化,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这些积极“出海”的中资券商,已然成为金融机构布局国际化业务的样本。
安信证券香港子公司战略产品部主管朱江表示,传统的中资券商业务,主要靠港股“投行IPO+经纪业务+资管+固定收益”为主的四轮驱动,而安信国际除了这些传统业务外,在跨境并购领域投入了很多资源,并专门成立了跨境投行业务团队,通过融合跨境产业并购、资本并购以及美元杠杆基金等业务,进行了比较深远的布局。
“过去三年,我们帮助好几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进行海外资本并购,包括了强制要约、私有化退市,以及设立美元杠杆并购基金投资境外的产业链公司等,为中国的实体经济通过跨境资本并购实现了价值最大化。”朱江表示。
招证香港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过去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协助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上市、开展跨境并购及境外债券融资等,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公司也从传统的企业融资、经纪和研究等业务逐步拓展新业务到资管、投资交易等领域。“借助于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互联互通带来的各类跨境工具和跨境业务的快速发展,境内外证券体系之间的联动业务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扩大了经纪和企业融资业务的机遇。”
据海通国际透露,作为中资投行代表,其业务主要涵盖私人财富管理、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全球市场及投资五大板块,国际布局也已走出香港,进一步延伸到新加坡、孟买、孟买、东京、纽约、伦敦、悉尼等国际主要金融市场。公司自2019年开始启动“3.0规划”,实施战略转型升级,提升费类收入占比,稳步扩充全球人才储备。去年,海通国际对全球市场交易平台加速整合,进一步完善了全球运营系统与风险管理系统。
在不少券商看来,近年中资券商在港的投行业务发展最为活跃、成长最快。据海通国际透露,2020年公司投行业务持续领先市场,在香港IPO市场以51个项目数排名第一,其中保荐业务实现突破 ,期内共保荐13个港股IPO项目,位列保荐人榜单第二。
兴证国际表示,公司参与的IPO项目数量于承销金额金额,相较过往已经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中国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增加、不少企业赴港上市,为中资券商带来了巨大而持续增长的业务机会;二是在兴业证券大协同战略指引下,在遵守两地监管法规前提下,体系力量支持了国际投行业务发展;三是公司建立人才梯队、完善投行战略,在巩固服务中小项目优势的同时,积极开拓大型项目业务机会,并将业务重点从IPO拓展Pre-IPO、IPO、Post-IPO一条龙服务。
除了中资券商之外,不少互联网券商代表也积极布局香港市场、拓展业务空间。富途证券投研相关人士指出,公司较早扎根香港开展零售业务,截至去年三季报,香港有资产客户数同比增长209%。“我们持续深耕香港本地市场同时也加快国际化布局,目前在香港、美国、新加坡、泛欧地区均取得相应展业资格,共拥有35张牌照。”
香港市场迎来“高光时刻”
机构业务挖掘走特色化路径
在业内看来,近几年赴港潮、回港潮的出现,带动了中资券商的投行、经纪、资管等多项业务,激活了市场的同时也给机构带来丰富的市场空间。
兴证国际指出,公司一直看好香港市场作为中资海外资产最佳平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非常重视在专业投研,其海外研究一向领先于业界。“现在投资者对布局港股的热情高涨,我们将借这个机会加快扩大经纪业务的客户数量和资产规模,加强投研服务,推出更多的专业资讯和投资策略,帮助客户的财富增值。”
朱江指出,这两年香港资本市场日益受到重视、中资券商业务机会大幅抬升,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香港作为资本国际化的窗口,在链接大陆与欧美资金上具有天然优势;二是在海外环境变化下,大量中概股公司积极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给港股市场带来极大的扩容机会;三是港交所对于生物医药板块的设计,让内地数十家尚未盈利但颇有潜力的生物公司,成功登陆了港股资本市场,这也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引导很多企业赴港上市。
老虎证券投研相关人士表示,无论是香港、国内还是美国,可以看到各地上市势头都很强,内地和香港市场对于新经济企业的接纳性越来越高,市场流动性越来越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对于投行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生意。与此同时,回港二次上市及私有化项目,也给投行带来更多承销优质上市项目的机会,中资券商可以提升自身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波业务增长阶段,各家券商打法策略各有不同,根据自身禀赋条件特色化路径居多。
据了解,海通国际则在2020年发布ESG声明,成为首发碳中和目标的香港金融机构,其计划在2023年实现零碳排放。投行业务方面,海通国际在股票与债券的发行承销业务、并购及融资业务中可加入ESG标准,依据发行主体或并购标的在ESG方面的评分实行差别化定价,去年内完成了12笔绿色债券的发行承销,总融资额超31亿美元;资管方面,推出港股首支MSCI中国A股宽基ESG ETF产品。
“我们计划在2025年底前,提供或协助提供总额200亿美元规模相关融资及投资资金,同时建立全面激励机制,鼓励开展与绿色和可持续行业相关业务,在绿色债券承销、ESG主题金融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未来我们将继续利用自身在投资、融资、咨询、研究等资本中介与经纪业务中的特殊角色,持续践行ESG原则与理念。”海通国际表示。
朱江表示,安信国际正在从过去的“轻模式”逐步转向“重模式”,一方面对于优秀的拟IPO企业,公司愿意在PRE-IPO阶段进行投资,陪伴企业成长;另一方面,对于要约收购、私有化等拟进行资本并购的优质项目,公司会利用杠杆基金,进行参与投资。“同时,安信国际还打通了境内外的投行合作一体化的模式,无论是A+H上市,或者港股分拆回A,私有化回A等,在满足两边牌照监管的前提下,实现了完美的协同效应。”
招证香港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随着香港市场成交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中资资金全球化配置和海外资金参与中国市场的增长需求,公司将大力发展衍生品等业务,提升系统容量和产品交易能力。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运营和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持续完善风险管控,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大力发展机构服务业务和其他资本型业务。
“我们将持续重点关注新经济行业机会,投放更多资源开发新经济行业相关的业务,积极参与香港资本市场重要的、具有一定融资规模的新经济企业上市项目。我们将围绕客户需求,打造独特优势,提升自身海外投融资需求的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上述招证香港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此外,据富途证券投研相关人士指出,其布局香港市场业务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牌照的坚持、闭环研发、用户体验至上文化及定位简化投资四大方面。“我们重视业务领域自主研发,同时也强调用户使用体验持续提升,帮助解决用户痛点、发现投资机会、认知投资风险,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投资生态。”
“我们在美股承销侧的优势实际上正在被逐步延伸至港股侧。2019年以来我们就开始承销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投行业务,前期积累了很多合作关系,这也为很多赴港上市的新股公司在国际配售方面提供IR/PR等差异化服务,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不错的国际配售承销业务机会,同时赢得了很好的行业口碑,公司也借此持续加深投行业务的深度。”老虎证券投研相关人士表示。
中概股加速回港
中资券商投行业务迎来“黄金时代”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美国中概股公司回归香港市场、海外中资企业私有化等业务机会不断涌现,这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了大量的IPO、配售、再融资等业务。同时,国家继续提供一系列支持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如QFII和RQFII制度优化、两地基金互认、沪港通和深港通互联互通交易机制等,都为中资券商提供了投行业务很多新的增长点。
多家中资券商香港子公司相关业务人士表示,中概股回港明显、海外私有化项目增多,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快,这些都对于中资券商的投行保荐和承销业务,赋予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提到,在发展国际市场业务方面,中资券商相较很多海外机构仍具有“本土化”优势。
中概股二次回港提速
激发中资券商投行业务活力
截至2020年底,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百胜中国、中通快递、华住集团、再鼎医药、宝尊电商等8家公司完成了港股二次上市,另有多家中概股私有化后规划回港。这极大激发了港股IPO市场的活力,为在港中资券商带来了IPO业务机会。
海通国际作为香港领先的中资投行,已连续三年香港IPO市场和股权融资市场排名第一,以51 单香港IPO项目位列香港IPO承销榜第一名,市占率超过35%,同时也以13单保荐项目,位列全港IPO保荐排行榜第二名。海通国际认为,在2020年, 港股IPO市场火爆,依托中概股回归、生物科技和物业管理赴港上市潮的带动,香港继续巩固其作为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首次上市集资中心的地位。香港中资投行更可借此提升参与中概股及中资企业香港业务的服务机会,积极与外资投行竞争市场份额。
海通国际提到,自己的债券融资团队全年完成超过210个债券发行项目,在逾60%项目中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角色,实现深度参与,在中国房地产美元债券发行市场市占率超过50%,也在亚洲(除日本外)G3企业高收益债券发行市场排名No.1,市占率超过52%。
兴证国际也表示,在美上市中概股回港或私有化,为在港中资券商带来了大量的业务机会,包括投行、财富管理与研究等。在投行业务方面,中资券商在中概股回港上市项目中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对发行人业务理解更深入,及拥有广阔的大陆投资者网络。
招证香港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此前为数不少的中国“新经济”企业均选择到美国上市,近年来这些公司回归港股的速度明显加快,港股市场对于“新经济”企业的吸引力大大增加,招证香港将利用过往在“新经济”IPO领域优秀的业绩和经验,继续重点关注“新经济”行业机会,大力开拓以互联网与生物科技等行业为代表的潜在“新经济”行业的大型项目,帮助客户实现在国际市场上市及融资的需求。
上述业务负责人提到,香港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竞争也更为激烈。中资券商在与内地企业的熟悉程度和客户关系维护方面具备优势,但在行业分析、市场研究、机构销售和交易定价等环节,国际投行暂时仍保持一定优势。公司与国际投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虽然有竞争关系,但更注重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国际化业务需求。
安信证券香港子公司战略产品部主管朱江也认为,中概股加速回港、海外私有化项目增多,中资券商的投行保荐和承销业务有了极大的机会。“中概股回到港股二次上市,将使得港股市场成为中国新经济龙头公司的桥头堡,大大的提升了整体市场的流动性。”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表示,无论是香港、国内还是美国,各地上市势头都很强,内地和香港市场对于新经济企业的接纳性越来越高,市场流动性越来越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对于投行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生意。从投行角度来说,符合回港二次上市的公司大多质地不错,这意味着投行有更多承销优质上市项目的机会,可以提升自身品牌。从发行政策来说,对于赴港上市的公司来说,港股新股发售分为公开发售和国际配售。前者一般占所有发行股份的10%,面向散户,后者占到90%,面向受众是投资机构或专业投资者。在国际发售方面,美国地区的投资者也是很重要的受众。
中资券商“本土化”优势凸显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及贸易中心,一直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首选之地。凭着对本土市场的了解,中资投行近年已跻身香港资本市场的前列,代替外资行成为企业赴港上市的首选。根据彭博数据,在2020年香港IPO发行市场排行榜前20名中,中资投行就已占了16席位。以项目数量计,中资投行霸占前十强。
多家中资券商香港子公司相关业务人士表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资券商和很多海外机构竞争激烈。相比而言,在发展国际市场业务方面,无论是对客户需求还是对内地资本市场的熟悉程度等各方面,中资券商都具有先天优势。
海通国际提到,2020年在香港上市的三单全球十大IPO项目中,“两中一海”均参与保荐:中金公司保荐网易IPO,中信里昂保荐京东集团IPO,海通国际保荐京东健康IPO。无论在保荐的项目量、行业板块、项目规模等都显示了中资投行在保荐业务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大为提升,能够胜任国际性的大型IPO项目。
兴证国际则认为,目前中资券商的优势在于三大方面。其一,了解内地客户的需求。港股的机构与零售客户不少来自中国内地,而中资券商在地理、文化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更了解这些客户的需求,并能协调足够的资源予以匹配,形成竞争优势。其二,内地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在符合香港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中资券商可与内地母公司进行充分的协同合作,为双方客户提供多地金融服务。其三,熟悉内地资本市场。企业启动上市前,往往会在多个资本市场中进行选择,包括A股、港股、美股等。在港中资券商不仅了解港股、美股等海外资本市场情况,亦熟悉A股资本市场,能为企业提供客观、全面的资本运作规划。
对于中资券商面临的挑战,兴证国际认为,目前国际资源网络的建设仍需时间。相比在海外已耕耘上百年的国际化大型券商,中资券商在全球资源布局仍有追赶空间。
招证香港相关业务负责人则认为,中资券商对于中资企业的深入了解和横跨两地的业务架构,提供了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天然屏障,但在复杂金融工具使用和资金成本上存在短板。
安信证券香港子公司战略产品部主管朱江认为,中资券商近几年发展迅猛,各项业务都齐头并进,但是在跨境并购、海外投行、投资等领域上,具有大陆背景的高端人才比较匮乏。安信国际在这三四年的项目中,历练和培养了一批有潜力的新人,为行业储备了人才。
港股投资受热捧
多家券商提示风险
港股行情火热异常,南下资金疯狂扫货,众多个人投资者也对投资港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港股市场投资门槛高于A股,交易规则和打新规则也有一定差异,盲目投资则无法分享市场红利,甚至可能面临亏损。对此,多家受访机构券商提示风险,呼吁理性投资。
港股现投资热潮
机构呼吁理性投资
今年以来,港股投资的火热程度有目共睹,向来被称为“估值洼地”的港股获得了全网关注。港股这波行情究竟是资金短期热炒导致的“昙花一现”,还是有基本面支撑的长期慢市,引发了市场热议。
安信证券香港子公司战略产品部主管朱江认为,港股近期大涨主要由于以下三点原因:第一,是因为估值差拉大了,第二,是A股的机构资金扩容,比如公募发售持续的火爆,流动性溢出到了港股;第三,一些具备稀缺和优秀的公司登陆港股市场,比如去年的泡泡玛特、即将上市的快手等。
兴证国际表示,港股1月份以来放量大涨,主要的原因是两方面:首先是中国的基本面强劲,无论经济复苏是疫情控制,都是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其次,环球流动性充沛,尤其是今年海外仍将保持高流动性,拜登就任总统后计划推出一系大规模刺激方案;相比之下内地的货币政策更稳健。在良好的基本面,更充足的流动性背景下,同时港股相对A股又有更好性价比。这些因素刺激内资在一月份蜂捅而入,前三周港股通净流入超过2000亿港元,推动港股大涨。
老虎证券投研人士表示,港股优质标的越来越多,各路资金配置港股的步伐也因此加快。包括近期招股的快手引爆港股打新潮,还有未来密集进行二次上市的新经济,加上港股打新本身对散户更友好,这些都是港股更具吸引力的原因。
整体来看,被访机构普遍认为港股近期的行情是由经济复苏和优质公司上市推动的,具有基本面支撑。
此外,港股龙头此前的大涨也带动了市场情绪,催化了港股投资浪潮。招证香港相关业务负责人指出,A股抱团炒股的资金开始关注香港上市的中资优质股份,以降低组合的平均估值水平,同时在前期港股龙头涨幅巨大的影响之下,也形成了赚钱效应,促使境内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积极参与香港市场。
富途证券投研相关人士总结,对于港股这轮行情启动的原因,各家表述不一,但是总体可以分为这两类:
第一类可以简称港股低估派,这类投资者认为港股的估值相对便宜,再叠加人民币升值,所以水往低处流。根据这种观点,投资者应该买入港股低估的金融、地产等行业。从过往经验判断,AH溢价高于25%时,南下资金净流入会显著偏高,但需要指出的是,经过最近的港股大涨,AH溢价已自50%收窄至35%,反映出港股估值优势已经开始下滑。需要警惕港股连续冲高后的回调风险。第二类投资者认为,这轮港股的大涨离不开南下资金抱团港股核心资产。根据最近的南下资金流入标的的表现看,港股核心资产的表现也更强。所以根据这类观点,应该买入一些相对A股的稀缺标的,比如电子烟,物业股,SAAS以及优质的生物医药公司。富途证券上述投研人士表示,“我们认为这轮行情正在按第二种逻辑演绎,但是由于港股核心资产本身也不便宜,经过这轮大涨投资者需要注意短期回调风险。但是长期来看,由于这些标的的稀缺性以及坚实的基本面,我们认为港股核心资产依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共振作用下,港股吸引机构参与的同时,也抓住了众多个人投资者的眼球。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港股涉及汇率转换、开户入金等等问题,投资门槛整体高于A股。此外,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在交易制度、交易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个人投资者投资港股难度不小。在港股火爆之际,部分受访机构也提示,个人投资者应该理性投资。
招证香港上述负责人认为,对于一般投资者,应选择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港股通基金,以弥补对香港市场认知上的不足,也不宜参与一些升幅过于巨大的股票。
兴证国际表示,投资者布局香港市场,要结合自身情况。如果对港股了解多,可以直接购买熟悉的蓝筹和新兴成长公司。如果初入港股,最好还是通过专业机构,包括与港股相关的公募基金、港股ETF、中资券商的资管产品来参与港股的投资,因为这些机构在投研、选股、风险控制方面都是十分专业的。
港股打新备受关注
券商提示三大风险
作为投资港股的方式之一,港股市场火热的同时,港股打新获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此外,2020年的港股IPO热潮也推升了港股打新的关注度。据安信证券统计,去年全年,共计146家新股上市在港上市,融资总额为3975亿港元。
富途证券投研相关人士指出,港股打新一直有“中签率高、没有个股持仓要求、可使用杠杆工具融资”等特点,深受投资者的喜爱,同时随着港股市场火爆、中概股不断回流等市况,打新市场被越来越多投资者重视。
上述人士还提到,“据统计,2020年港股打新年化收益率超过300%。今年以来,打新依旧火热,就快手打新而言,截止1月28日,富途认购客户数已经突破16万,认购金额超过300亿港元。”
对于参与打新的方式,招证香港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如果投资者的资金在境外,可以采用配售或公开认购的方式参与打新。对于在境内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通过认购QDII基金分享市场和新股的红利。香港市场的新股发行机制灵活程度很高,除了公开认购的比例机制较为确定,配售部分的结果非常难以确定,除非事先以基石身份确定投资额度。
而对于“跃跃欲试”的投资者,多家受访券商提示,港股打新并非稳赚不赔,许多风险值得关注。
首先是破发风险。兴证国际提示,“需要注意,香港打新和A股打新不同,它不是上市都涨的,破发概率比A股大,因此需要精挑细选,不是每个新股都要去打,对一些质地较差的公司要回避,融资时也要更谨慎。”
安信证券香港子公司战略产品部主管朱江表示,对于散户来说,参与打新前,最好先研究清楚这个新股的基本面。朱江称,“比如我们安信国际,专门针对所有的新股有一个评分体系,如果综合打分在6分以上,当天打新的收益率是很高的。”
第二,渠道不正规造成的资金损失风险也不容忽视。招证香港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投资者需注意投资有风险,不要轻信一些机构或个人声称有所谓的内部关系并收取费用,容易造成金钱损失或纠纷。
朱江也表示,“我们不是特别建议投资者通过一些不规范的产品或者通道去打新,会有潜在的风险。”
富途证券投研相关人士也提示,“为了满足投资者的打新需求,越来越多的券商也参与进打新市场中。投资者要想打新一定要选择系统稳定、合规经营的平台。系统稳定能够保障交易顺利进行,合规经营是保证投资者利益。”
此外,杠杆风险也值得关注。富途证券上述人士表示,对于杠杆工具的使用,部分券商会调高杠杆以吸引投资者入场,但是过高的杠杆在可能加大盈利的同时也会扩大亏损。
据悉,富途基本上都为投资者提供10倍融资杠杆,不会贸然为投资者提供更高杠杆。富途证券上述人士表示,不贸然提供高杠杆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提高中签概率的关键因素是认购额,对外宣称的杠杆倍数并不代表真的有额度分配,充足的额度更重要。如果没有额度,杠杆倍数形同虚设。第二,杠杆倍数也不是越高越好,由于港股上市首日有一定概率破发,过高的杠杆会让投资者面临更大的亏损风险。第三,部分互联网券商尽管可以提供极高的杠杆打新融资,但整个交易未必是通过联交所的正规渠道,其中可能隐藏合规风险。
除关注打新存在的风险外,还有部分受访人士提示,券商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兴证国际表示,由于去年以来港股打新越来越火,中签率相对前几年明显下降,投资者要想获得更好的收益,对一些大势的优质新股,需要采取融资申购,一般融资杠杆可以达到10倍甚至20倍,例如最近受到追捧的新股-快手,就是一手难求,融资也非常紧俏。
兴证国际指出,“这个时候,一要找融资相对充沛的券商,另外就是融资的利率要低一些。”
富途证券投研相关人士指出,港股打新因为可以使用杠杆工具,银行提供融资授信给各券商平台,以便投资者用银行融资扩充资金用于打新。此时,就需要考验券商在银行取得授信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