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恒生指数是什么?
香港恒生指数,英文名为Hang Seng Index,代码HIS,是在港交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大型公司的市值加权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选取香港股市中最具代表性的60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约覆盖香港股市总市值的65%,用来衡量香港经济状况以及反映香港股票市场行情的股票指数。
香港恒生指数在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布,最初只有33家样板股,开始点数为150点,2006年才把成分股增至50支。
香港恒生指数依照不同行业共划分为4个板块,他们分别是恒生金融分类指数、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恒生地产分类指数和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恒生指数分类 |
代表成分股 |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
汇丰控股、恒生银行 |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 |
中电控股、电能实业 |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
新鸿基地产、长实集团 |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
中国移动、腾讯控股 |
由于香港是一座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以金融产业为主导,如同台湾以半导体产业为主导一样,金融分类指数在香港恒生指数中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
除此以外,港交所是近年来中国大陆企业上市的首选。许多优质的知名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中国平安等,都是选择在港交所发行股票。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大陆在港上市企业被编入恒生指数成分股,所以恒生指数不仅见证了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投资恒生指数也是投资中国的选择途径之一。
恒生指数的历史比台股还要悠久,历经过许多关键的节点,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网路泡沫,是香港股市发展的晴雨表。
二、香港恒生指数历史走势与特性
香港恒生指数从公布最初,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经历过多次“大事件”,也出现过一系列大调整。
以下是恒生指数走势的高峰时期:
- 1973年3月9日,恒指达到1774.96点,短期暴涨10余倍,为第一次估值高峰。
- 1993年12月10日,恒指首次冲破10000点。
- 2000年3月28日,恒指攀至18397.57点新高,为第二次估值高峰。
- 2006年12月28日,恒指首次冲破20000点。
- 2007年10月18日,恒指首次冲破30000点。
- 2007年10月30日,恒指创下31958点新高,为第三次估值高峰。
- 2018年1月29日,恒指再创33484点新高,站上近10年历史高位。
- 2021年2月17日,恒指逐步从冠状病毒的打击中复苏,再度站上31168.3,为近两年以来最高水平。
恒生指数也经历过低谷时期,如下:
- 1974年12月10日,受第一次石油危机影响,恒指跌至150.11点,短期跌幅高达91.5%。其最大跌幅被记录进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 1987年10月26日,受美国股灾,又称华尔街股灾影响,恒指狂跌1126点,单日跌幅高到33.5%。
-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恒指从3949点下泻至1876点,跌幅达到52.5%。
- 2000年3月-2001年9月,受科技股泡沫影响,恒指从19397点跌到8894点,跌幅达到54%。
-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受全球金融海啸(美国次债危机)影响,恒指从31958点下泻到10876点,跌幅高达67%。
- 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受欧债危机影响,恒指从24989点下跌至16170点,跌幅为35%。
- 2015年4月-2018年2月,恒指从28589点跌到18279点,跌幅为36%。
- 2020年3月19日,受冠状病毒引发全球股市大跌影响,恒指跌至21139.26,为近三年最低点。
据资料统计,从2001年到2019年,恒指有130个月为上涨行情,98个月为下跌行情,137个月波动幅度处于10-15%的稳定区间,90个月超过这个区间。
与美股相比较,恒生指数的走势方向与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大体一致,但上下波动的幅度更大,更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事件的冲击。如下图:

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美股下跌50%,但港股跌幅超60%,而造成恒生指数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在于恒生指数成分股的构成存在缺陷,其中包括:1. 恒生指数多以金融与地产股为主,2.该指数成分股数量少,因此所受波及颇大。
恒生指数的表现与其成分股有紧密的关系。恒生指数有限公司会按季度重新根据上市公司的表现(公司市值、成交额排名、公司财务和行业权重等)来进行成分股的调整或剔除。那么,目前恒生指数的成分股有哪些呢?
三、恒生指数成分股有哪些?
由于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涵盖50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因此该指数又被称为HS50指数。事实上,目前恒生指数成分股一共有60家公司,该指数是市值加权指数,股票市值越大,成分股权重越高。前十大成分股,可能影响恒指超过5成的变化。
香港恒生指数自公布以来,进行过多次重大改革,但在2020年上半年,仍以传统的金融与地产股为主。直到2020年下半年阿里巴巴(9988)、小米集团(1810)、药明生物(2269)相继被纳入恒指,这一格局才被打破。目前,香港恒生指数十大成分股为:
恒生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
|||
股票代号 |
股票名称 |
所属行业 |
权重 |
3690 |
美团 |
资讯科技业
|
8.35%
|
1299 |
友邦保险 |
金融业 |
8.16%
|
0700 |
腾讯控股 |
资讯科技业
|
8.08%
|
9988 |
阿里巴巴 |
资讯科技业
|
7.24%
|
0005 |
汇丰控股 |
金融业
|
6.81%
|
0939 |
建设银行
|
金融业
|
4.84%
|
0388 |
香港交易所
|
金融业
|
4.63%
|
2269 |
药明生物
|
医疗保健类
|
3.65%
|
1810 |
小米集团
|
资讯科技业
|
2.79%
|
2318 |
中国平安
|
金融业
|
2.70%
|
▲截至2021年9月
从列表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恒生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金融业与资讯科技业几乎“两分天下”。而在整体恒生指数中,金融业与资讯科技业的权重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如下图:

随着越来越多大型的大陆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恒生科技指数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恒生科技指数也被称为“港版纳指”,是反映香港科技公司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就恒生科技指数的构成来看,该指数是由最大市值的30家在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构成,每个公司的权重上限为8%。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包括:
阿里健康 0241
|
金蝶国际 0268
|
比亚迪电子0522 |
ASMPACIF 0522
|
腾讯控股 0700 |
开文集团 0772
|
同程艺龙 0780 |
明源云 0909 |
中芯国际 0981 |
联想集团 0992
|
快手 1024 |
华虹半导体1347 |
小米集团 1810 |
平安好医生1833 |
微盟集团 2031 |
瑞声科技 2018 |
舜宇光学科技2382 |
汽车之家 2518 |
美团 3690 |
金山软件 3888 |
众安在线 6060
|
京东健康 6618 |
海尔智家 6690
|
京东集团 9618
|
哔哩哔哩 9626 |
万国数据 9961 |
百度集团 9888 |
携程集团 9961
|
阿里巴巴 9988 |
网易 9999 |
未来,还会有大量科技股和中概股回归港交所,恒生指数计画在2022年中期将成股份扩容到80只,并最终固定为100只。届时,消费+科技会成为恒生指数中的领先行业,金融和地产的比重下降到40%以内。
当前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选取标准主要依照以下四点:
- 股票面值。
- 成交额大小。
- 联交所上市满2年。
- 行业比重。
透过恒生指数成分股选取标准可知,入选了恒生指数成分股的企业多是优质的且具有成长性的企业。那么,投资者应如何买卖交易恒生指数呢?
四、如何投资香港恒生指数?
投资者可以通过交易成分股、基金、ETF、期货、差价合约等形式来参与恒指的买卖。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恒生指数所应用到的工具各不相同。
1、长线投资:投资恒生指数ETF
恒生指数ETF是指以恒生指数为标的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投资香港股市的长期工具,也成为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除港币外,恒生ETF还开通了人民币和美元的认购和申购。美股有3档港股ETF,规模较大的有EWH,主要追踪MSCI香港指数,费用比率为0.48%。台股有1档港股ETF 00649,该ETF追踪恒生指数,费用比率超过1%,因此在台湾投资恒生指数ETF的费用相对较高。
2、短线投资:投资恒生指数差价合约或恒生指数期货
(1)恒生指数差价合约
恒生指数差价合约(CFD),是以恒生指数价格为交易对象,由买卖双方订立的关于价差的合约。恒指差价合约采用保证金杠杆交易模式,允许投资者在不实际拥有标的证券的情形下,对其价格进行买卖。如果我们预期恒生指数在未来会上涨,那么我们可以买入该合约。相反,若我们认为未来恒生指数价格会下跌,我们则可以卖出该合约。投资者赚取的是未来走势下结算价与合约价的价差。若恒生指数走势与投资者预期相符,那么差价为正,投资者赚钱。而若恒指走势与投资者预期相悖,那么差价为负,投资者亏钱。
举个通俗又简单的例子:
A认为凤梨价格会上涨,B认为凤梨价格会下跌,于是两人约定,未来一段时间,如果凤梨价格涨了,B把上涨后的价格差额付给A,如果凤梨价格跌了,A把下跌后的价格差额付给B。
(2)恒生指数期货
恒生指数期货,是以恒生指数为交易对象的标准化期货合约。恒指期货,采用保证金的交易模式,允许投资者对其价格的涨跌进行买卖,以此赚取差价。投资者既能做多(买涨),也能做空(买跌)。预期恒指上涨,可买入开仓,预期恒指下跌,可卖出开仓。
无论恒生指数差价合约,还是恒生指数期货,保证金降低了准入门槛,让投资者减少现金投入,杠杆则放大了利润空间,让投资者可以以小博大,双向交易既能做多,又能做空,让投资者在熊市中也可以找寻到交易机会。
但是,杠杆在扩大利润空间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若投资者操作失误或踏错行情节奏,极有可能爆仓出局,提前离场,造成重大亏损。
以投入10万新台币为例,假使选择100:1的杠杆,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撬动1000万的资金头寸,利润空间增加100倍,相应潜在的亏损空间也放大了100倍。即使标的证券只跌去1块钱,投资者也要亏掉100块钱。因此,投资者在对恒生指数差价合约与期货进行中短线投资时需格外注意。
五、交易恒生指数技巧/注意事项
投资- 收益与风险并存,交易恒生指数要注意两点:
1、港交所不设涨跌幅限制
在台湾,为了防止股价暴涨暴跌,保障股民朋友们的权益,股市有涨跌幅10%的限制。而香港股票市场是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因此与美国股市一样不设置涨跌幅。
2、存在汇率风险
恒生指数ETF持有的资产是以港币计价的联交所上市股票,新台币对港币汇率的波动极有可能造成基金净值的波动。恒生指数CFD以美元计价,交易CFD需要将新台币兑换成美元,然而在国际上,美元汇率每天都存在变化,汇率风险无法避免。
除此之外,投资者在投资恒生指数ETF时,要重点留意基金净值波动风险和交易折溢价风险。而投资者在投资投资恒生指数CFD时,要及时做好止盈止损,避免重大损失。
六、总结
1、香港恒生指数是在港交所上市大型公司的市值加权指数,是用来反映香港经济和股市价格趋势的重要指标。
2、恒生指数现有成分股60支,且依照不同行业共划分为4个板块,分别为金融分类指数、公用事业分类指数、地产分类指数和工商分类指数。
3、由于香港是一座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因此恒生指数成分公司以金融产业为主导。
4、自从2020年下半年,阿里巴巴、美团等科技股相继被纳入后,工商业在恒指的比重首次超过金融分类指数。
5、由于恒生指数成分股多为金融业公司,因此该指数与全球股市走势一致,其极易受到全球金融市场影响。
6、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纳入恒生指数,投资恒生指数也是投资中国的选择途径之一。
7、国内投资者可以透过ETF投资恒生指数,但费用比率较高。
8、短线投资者还可以透过差价合约(CFD)交易恒生指数。
9、由于差价合约交易是保证金交易,投资者可以利用杠杆以小博大,但杠杆在扩大利润空间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因此投资者在投资恒生指数CFD时,要及时做好止盈止损,避免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