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3月19日),日本迎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日本央行在经过长达17年的等待后终于宣布加息,此次加息幅度为10个基点,基准利率从原先的-0.1%上调至0—0.1%,从而终结了日本长达8年的负利率政策。这一举措使得日本成为全球最后一个摒弃负利率政策的主要经济体。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宣布终止了YCC(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并取消了对日股ETF和REITS(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的购买计划。尽管如此,日本央行仍将继续购买日本国债,以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若长期利率出现快速上升的态势,日本央行将灵活应对,也有可能扩大购债规模。
日本央行此次决定收紧货币政策的底气,主要源于疫情后日本经济的持续复苏。随着经济恢复,日本的物价水平也开始逐步上升,使得日本央行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连续22个月高于目标水平,日企大幅涨薪更是预示着未来日本可能进入一个薪资与通胀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为央行政策转向提供了有力的前提条件。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Kyohei Morita认为,日本央行的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其货币政策的全面调整。虽然这些变化规模较大,但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这些变化象征着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正在逐步回归正常化,不再依赖非常规的超宽松立场。
日本央行仍需在控制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
数据显示,去年日本实际GDP同比增长1.9%,名义GDP在通胀的推动下高达5.7%。尽管当前通胀水平为日本央行提供了货币正常化的理由,但考虑到日本经济的未来走势偏弱,日本仍需在控制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从长远的视角来看,预计日本的利率仍将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接近零利率的状态,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天风证券认为,当前日本经济正面临多个结构性问题。首先日本内需持续疲软,个人消费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环比收缩,实际薪资增速尚未转正,资本开支也未见持续性好转。其次是日本劳动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压制产出缺口难以转正。最后,日本企业名义利润增长的可持续以及居民财富的保值与增值也是日本正常化的关键一环。
因此,天风证券指,日本央行宣布退出负利率、YCC、停止购买ETF和REITS以及逐渐放缓购买商票与企业债的操作,实质上这是一个非常温和的货币政策调整。日本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是建立在经济正常化基础之上的。经济是否能显著增长,通胀与薪资是否能良性循环,产出缺口是否能弥合,都是日本央行未来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立场的前置条件。由于经济存在的问题,日本央行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非常地犹豫和缓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也持有同样观点,认为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之后,大概率会持续观望。日本央行对于通胀转正的可持续性一直持谨慎态度。2023年1月份之后,CPI年增长率一路下降,到了当前的2.2%,非常接近2%的理想目标。在此情形下,日本央行应该会谨慎观察后续CPI的走势,而非轻举妄动。
国信证券指出,今年日本经济增长将呈现出“内需强劲、外需疲软”的特征。在消费方面,2023年日本居民的储蓄率明显下降,显示出消费意愿的上升。随着企业有序涨薪,居民收入的改善将进一步支撑消费增长。在投资方面,日本贸易逆差的持续收窄以及PPI-CPI剪刀差的显著收敛,意味着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这将对企业投资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然而,在出口方面,随着全球大部分央行加息进程的接近尾声,预计2024年日元汇率将进入升值周期,这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此外,2024年欧美经济增长走弱的可能性较高,需求不足将进一步对日本出口造成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