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阶段 “十四五”紧扣“双循环”强调高质量发展

【牛犊外汇资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勾勒的“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淡…

【牛犊外汇资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勾勒的“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淡化了经济总量指标,紧扣“双循环”本质强调高质量发展。会议因此将科技创新摆在第一位,并提出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建设“三个强国”+数字中国。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阶段 “十四五”紧扣“双循环”强调高质量发展

远景目标中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人均GDP是1万美元,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到2035年可能处在人均约2万美元的水平。

而尽管外部干扰不断,会议仍然认为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外部环境,会议也再次强调要“统筹安全与发展”。在逾6,000多字的公报全文中,有22次提到“安全”,包括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涵盖国家经济安全、发展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等诸多领域。

“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个重大节点、是一个历史性的起点,全面小康任务完成,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称,“公报中并没有具体的经济定量指标,说明不再追求单纯的数量扩张,高质量发展是主题。”

他认为,中央对形势的重要判断还是“战略机遇期”,说明对未来的判断机遇还是主要的;但和以往的内涵略有不同,也提出要“统筹安全与发展”。与此同时,创新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更加强调实体经济,要着力建设“三个强国”。

不过,会议公报只是笼统覆盖了重点内容,现在还很难断言十四五规划到底有没有具体量化指标,但“还是露出了一些端倪,毕竟‘高质量’发展不是‘翻一番’或者简单的数字指标可以衡量的。”王军称。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10月26-29日召开,会议预计2020年中国GDP将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会议还提出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会议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公报中有22次提到‘安全’二字,不过会议也提出现在仍处在战略机遇期,所以整体策略来看中国会坚持和平发展。”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评价称。

他指出,2035年远景目标中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主要强调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到2035年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估计会在2万美元上下。

“现在是1万美元,如果2035年要达到2万美元水平,那么隐藏的目标就是名义GDP年均增速要在4-4.5%之间,目标还是很远大的。”德商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称。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3年开始,中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编制实施了八个。

与前几次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并且恰好站在“第二个一百年”的起点,也是中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阶段。因此,十四五规划具有很强的未来导向,需要面向更加长远的未来,而不仅仅是未来五年。

“十四五”规划全文要等到明年全国两会之后才会公布。不过,中共中央明日上午北京时间10点将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五中全会。

*紧扣“双循环”布局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7月、8月、9月各主持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从企业家、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再到科学家座谈会,为“十四五”开门问策。他在三场座谈会上都谈到了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一个高频词无疑就是“大变局”。因此,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破题之道就是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而科创、改革和扩大开放,也是习近平在三场座谈会上一再强调的主题。

五中全会更是将科技创新摆在第一位,提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

“整体来看在淡化总量指标,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包括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等等。”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称。

他表示,只有远景目标中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估计到时候差不多在2万美元,这是比较明确的;而把科技创新放在第一位,表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关键是创新驱动,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是要有突破的,避免被“卡脖子”。

“十四五目标也没有具体量化指标,更多强调双循环,强调质量、效益、结构、农业、产业链等。”丁爽称,强调科技创新意味着一方面相关投入会增加,另一方面要建立创新的制度安排,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更多向民营资本开放等,在投资、人才、机制等多方面为科创创造条件。

路透最新季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复苏轨道前行。考虑到年末全球新冠疫情可能重燃等不确定性,预计中国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速5.8%,较前次7月调查时下修0.3个百分点,全年增速亦下修0.1个百分点至2.1%,为1976年以来最低;不过对于明年经济增速的预期则上修0.4个百分点至8.4%。

*扩内需、促改革、扩开放*

今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看待中国面临的中长期问题,因此给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指导方针事实上也更着眼于中长期。

其中,扩内需是中国构建内外“双循环”的战略基点。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其实就是围绕着‘创新怎么创、内需怎么扩、改革怎么改’,”唐建伟称,提高收入水平、健全保障体系等都是服务于扩大内需的目标;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信要素市场化改革肯定会对未来潜在增长的释放有相当的促进。

丁爽也指出,会议强调国内市场、扩大内需,而保障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其实都是为了培育国内市场,还有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也是服务于国内市场。

“高质量发展是主题,供给侧改革是主线,改革是根本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是根本目标,这四个的搭配是未来五年的总体框架。”王军称。

怕被外汇黑平台骗,推荐正规外汇平台:2024年正规外汇平台排名
标题: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阶段 “十四五”紧扣“双循环”强调高质量发展,收录于牛头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该资料的针对性、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本网均不负责。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隐秘汇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牛头财经网站所有。法律上有相关解释的,以中国法律之解释为基准。如有争议限在我方所在地司法部门解决。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