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一名高层监管官员本周称,中国整治P2P网贷机构的努力已取得成功,这一高风险融资领域已被清零。
P2P网贷机构吸收小投资者的资金,再把钱借给小企业和个人。在最初监管环境较为宽松的背景下,这些机构被视为一种金融创新,为中国金融体系中被国家支持的银行忽视的群体提供服务。但2018年发生的一系列丑闻和违约事件促使中国政府开始对该行业进行整治。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高峰时中国曾同时有5,000多家P2P网贷机构运营,年交易规模约合4,590亿美元。
郭树清周二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说:“P2P网贷机构本来定位为金融信息中介,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机构事实上开展了信贷和理财业务。”
不过郭树清表示:“近年来,我们持续清理整顿,到11月中旬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归零。”此前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份,还有29家此类机构在运营。
在中国,郭树清是一名很有影响力的金融监管人员,除了担任中国银保监会主席,他还是中国央行党委书记。
北京某网络借贷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和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并非所有的P2P公司都被关闭了。实际上,那些仍在运营的公司正在逐步收缩业务。这两位业内人士称,那些公司不能发放新的贷款,也不能撮合单个放贷机构与借款人,但可以处理之前其平台促成的贷款的还款。
许多以前的行业巨头已经进行了业务转型,转为提供由他们自己和银行发放的贷款,以及提供其他一些服务,例如财富管理。开展这类贷款业务需要特定的金融许可。
一些贷款机构难以维持早先的增长。宜人金科(Yiren Digital)于2015年成为首批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同类贷款机构之一,该公司股价从2017年开始下滑。其他公司的自我整改则更为成功。陆金所(Lufax Holding Ltd., LU) 10月份在美国上市,眼下市值约为360亿美元。
分析师称,P2P贷款的兴衰为中国其他想要进行金融创新的机构提供了经验教训。
密切关注金融科技行业的作家兼评论员Chris Skinner称,中国政府部门叫停比特币、(其他)加密货币和P2P贷款之前,允许这些交易自由运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没有立即意识到这些交易可能导致不稳定。Skinner称,这就是为何他们现在想要进行监管以创造一个非常稳定的经济。
Skinner称,在遵守监管和资本化要求方面,初创企业将变得更类似于传统银行。他称,若这些企业与监管机构合作,像蚂蚁集团这样的大公司就会从中受益,因其具备必需的资本实力。蚂蚁集团是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部分股权的金融科技巨头。
此前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被官方叫停。
香港东方资本(Orient Capital Research)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Andrew Collier表示,这并不标志着网贷在中国的终结,网贷仍然可以在向小企业发放信贷方面发挥作用。他称,尽管在更严格的监管环境下运作,还要和寻求保护自身市场份额的银行竞争,但一些参与者可能会成功。
郭树清表示,对于金融科技中国将采取积极审慎态度。他提到了网络安全和数据所有权等问题,并称需要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他表示,少数科技公司在小额支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关注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金融领域带来的复杂性和风险隐患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