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美银美林:1987年美债抛售潮在重演,但美联储不会出手,投资者自生自灭

昨日小编报道过,对冲基金大佬、人称“抄底之王”的大卫·泰珀(David Tepper)以及大空头凯尔·巴斯(Kyle Bass)都坚定地认为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不能承受利率…

昨日小编报道过,对冲基金大佬、人称“抄底之王”的大卫·泰珀(David Tepper)以及大空头凯尔·巴斯(Kyle Bass)都坚定地认为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不能承受利率上升太多的后果,预计现已极度廉价的美国国债将迎来海外买家抄底,尤其是日本买家,从而结束美债抛售潮,还因此认为现在看空美股已经很难。

然而一天后,美银美林的固收研究部门表示不认同,并称美债收益率将继续上涨,实际收益率将在经济好转和新冠疫情改善的好消息下进一步升高

美银美林还警告,美联储现在出手干预的理由很少,投资者只能自生自灭

“美联储目前没有什么理由对利率冲击造成的市场波动做出反应:货币、财政政策都异常宽松;金融条件仍然很宽松;信贷利差接近危机后的紧缩水平;美联储乐见经济方面传来的好消息。”

美银美林进一步“提醒”:

“美联储的重点是经济(就业、通货膨胀),而不是市场,在意义重大的信贷利差扩大和金融状况收紧之前,投资者可能只得靠自己。”

在美银美林的另一份报告中,技术策略师Paul Ciana研究了先前趋势的规模、持续时间、技术形态和动能,以此证明美银美林的观点: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还没有触顶,美债(价格)依然看空,5年期美债甚至2年美债也是如此。”

Ciana还表示,3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在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之间达到2.24-2.69%的峰值”

最后更为不祥的是,美银美林警告称,1987年的债券抛售正在重演,当年的抛售潮始于4月,最终在同年10月美股崩盘时达到最高潮。该行指出,当前的债券抛售类似于1987年,理由如下:

  1. 1)在实施了两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之后,通胀上升,由于就业率上升,预计通胀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这是1987年的通胀情况:

这是当前的通胀情况:

2)财政政策将债务占GDP的比率推至新高,引发了对可持续性的担忧。美国政府2021年的净国债供应为2.5万亿美元,而美联储仅购买了9600亿美元。

3)在历史性的再融资浪潮减弱之后,MBS(抵押支持债券)市场的久期迅速延长,令债券市场的久期大幅增加(2021年已经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10年期美债等同MBS,未来还会更多)。

美银美林表示,负收益将是固定收益资产的新常态。该行预期,如果遵循1987的剧本,那么近期(未来1-2个月内)债市会出现逆势上涨,但它警告这种情况不会持续,今年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可能会过度上涨至2%-2.5%,这对于大科技股和动量市场并不友好。最终美联储才会被迫再度出手拯救世界、管理好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巴克莱、Wrightson ICAP和美国银行的策略师此前都预测过美联储可能最早需要在本月会议上调升两项关键利率——隔夜逆回购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但现在,他们都对此更加谨慎。 

Wrightson ICAP经济学家Lou Crandall周一在客户报告中表示,“眼下调整这些利率的理由已经没有我们先前认为的那么强烈”,理由是联邦基金利率很坚挺。他还指出,“即便是只上调几个基点,都将在货币市场之外带来沟通方面的挑战。”

不过,策略师们并没有完全排除美联储在4月会议上调升这些利率的可能性,尽管联邦基金期货市场没有这方面预期。

美国银行策略师Mark Cabana甚至都没有完全排除美联储在3月16至17日会议上调升这些利率的可能,不过触发条件是有重大市场走势将联邦基金利率推升至5个基点。

怕被外汇黑平台骗,推荐正规外汇平台:2024年正规外汇平台排名
标题:美银美林:1987年美债抛售潮在重演,但美联储不会出手,投资者自生自灭,收录于牛头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该资料的针对性、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本网均不负责。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隐秘汇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牛头财经网站所有。法律上有相关解释的,以中国法律之解释为基准。如有争议限在我方所在地司法部门解决。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