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度经济金融数据可以观察到国内经济基本面如下:5月制造业官方PMI数据为50.6,继续弱于前值。从具体分项来看,生产分项环比改善继续较弱;受海外疫情影响,出口订单指数仍低于阈值,但较上月有所回升。虽然新订单指数仍在阈值以上,且较上月有所回升,但5月需求端继续改善,更多体现在内需改善上;库存数据显示仍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受5月份油价、螺纹钢、水泥价格上行因素影响,PMI价格分项数据显示,出厂和原材料价格均转涨。虽然5月通胀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速降至2.4%,前值为3.3%;PPI同比降幅加深至-3.7%,前值为-3.1%。但参考5月PMI的价格分项数据,PPI可能初步触底。
5月份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好于市场预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当前复工复产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配套融资、宽信贷的政策导向也对这一数据产生积极影响。去年5月的经济数据显示,投资、服务业、工业、消费等分项继续改善,但总体需求仍弱于生产。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回升,但提升幅度没有服务业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负增长幅度继续收窄,基建投资分项边际快速回升进一步带动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回升。整体消费依然疲软。虽然当月线上消费超预期,但难掩餐饮、服装等细分行业修复不足,部分细分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综上所述,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改善仍有待提高。

政策面上,6月12日,深交所正式发布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和配套安排。按照目前的流程,6月30日起,深交所开始接收新申报企业提交的注册制下的创业板IPO申请。预计8月份左右,可能会有部分企业通过注册制在创业板上市。今年以来,创业板注册制系统性改革逐步推进。创业板改革可以使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创新创业企业,增加其包容性。在去年设立科技创新板、试点注册制的基础上,创业板改革提速。预计未来在评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在全市场稳步推行。随着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在市场上市公司优胜劣汰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价值投资的标的可能会集中在行业龙头。
情绪上,两市成交活跃度有所回升。6月以来,两市日均成交额回升至近7000亿元。融资融券余额也稳步上升。从外资投资a股的角度观察需求,沪深港通近期连续14个交易日净买入。此外,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富时罗素将按计划于6月19日实施第一期第四批a股,这一变动将于收盘时生效。届时,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系列中a股的纳入因子将按计划从17.5%升至25%。预计此次扩容将带来总额超过250亿元的增量资金。整体来看,资本前期的悲观情绪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从经济基本面来看,随着复工复产的不断推进,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改善仍有待提高。近期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市场甚至开始担心部分地区出现“疫情的二次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短期风险偏好。但从资金面来看,前期的悲观情绪已经明显修复。如果后续有回调机会,可以批量回多一个期指。